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常识 > 那些好看的日本电影看到哭那就是你和我

那些好看的日本电影看到哭那就是你和我

文/风吹沙

(轻剧透)

《千与千寻》

长久以来,认知中的日本和电影中的日本是两个日本……

日本电影最大的观感:克制、温情,理性,触动人心,以小见大。

日本导演,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黑泽明、小津安二郎、北野武、是枝裕和、宫崎骏……他们用不同风格的电影,诠释着这个世界,诠释着众生。

他们的镜头尽量细腻真实地还原这个世界,包括我们已经遗忘的、忽略的那些曾经。镜头如放大镜,人生如蜉蝣,回望生活,细数它的光。

好多片子看了有年头了,慢慢理一理,给自己打卡记录~

《菊次郎的夏天》: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豆瓣8.8。1999年。5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44届西班牙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国际影评人奖,2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最早看的北野武的电影。看完后愣不敢相信导演和演员是同一个人?北野武大叔款型,还缺颜值无表情,却导演并自演了这样一部堪称经典的影片。

长长的公路,瓦蓝的天,浓绿的植物,一个痞大叔,一个胆怯小孩,加上久石让的音乐,构成了整部电影的底色。

不靠谱大叔陪着小男孩找妈妈,路上干着一连串坏事,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在公路上撒钉子,为了搭顺风车。极尽所能的坏事,都是为了回护孩子的心。而在一次次的回护里,他觉知意识逐渐清晰,唤醒了自己的童年。成年的他和童年的他在一个夏天相遇,这是他们共同的夏天。

什么让你笑得欢畅,却止不住泪水喷涌。那些瞬间的触发点,每一次都是良性的闪光。

我们从成年出发,去寻找丢失的童年,那个童年,一路尾随而来,在某一天遇见。原来,那才是真实的自己,不肯丢弃的纯真模样。

《再见萤火虫》(萤火虫之墓):任你单薄的翅翼,支撑不起战争的苍痍。

动画片,导演高畑勋。豆瓣8.7。1988年。

兄妹俩在战争中相依为命,挣扎于饥饿。哥哥的责任,妹妹的可爱,爱的温情和苦难的生活都令人动容。深陷战争苦难的是万千普通人,不分老幼。

糖盒子。印象最深的就是妹妹的糖盒子,好多人的童年是不是都有那样一个糖盒子?那是苦难生活中一个4岁小女孩的快乐源泉。

生命如萤火之光,微弱又脆弱,亮的温暖,灭的无声。

一部动画片,许多评论都写到哭抽了。

我们不需要战争,不管以什么名义!

《情书》:

愿青春时光里都拥有一段朦胧的闷sao!

豆瓣8.9。1999年。岩井俊二的电影我没怎么看过,不好评论,就本片说吧,两个藤井树,一男,一女,共同读书,互不干扰,单相思在一个心中蒙生,青涩而纯真,还有淡淡的伤感,但随风飘散,没有结果。直到岁月沧桑时,整理过去的的片断,才发现,青春已熬制成珠……

青春是一本朦胧的书,藏着许多不求答案的故事,只为那份纯真的萌动,便能挂碍一生。

象电影里那样放开嗓子喊两声吧:

滕井树,你好吗?

藤井树,我很好!

《入殓师》:

对生命的敬畏!

导演:泷田洋二郎。2008年。每个人都须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看重生,忽略死。或者大张旗鼓地对待逝者,都不是对生命真正地敬重。

如果,对人生最后一程能敬畏如生,漫漫长路,生命怎会不被善待。

《小偷家族》:

善良情感的生发,超越血缘的维系。

是枝裕和导演,豆瓣8.7。2018年。日本电影学院,金棕榈,圣塞巴斯蒂安等多项大奖。

底层生存的艰难,幸好还有互爱。但爱却不能当担全部责任,需要面对社会时,爱的能力无奈而渺小。

“如果说爱你,还打你,那一定是说谎。”

“如果说爱你,就会像我这样紧紧抱住你。”

信代面对警察询问的演技精彩到爆棚。实力派。

小男孩祥太让我想起了《无人知晓》里的柳乐优弥,少言寡语的酷酷小孩。

《告白》:

《罪与罚》说,没有人能够决定另外一个人的生死即使那个人罪无可赦。

导演:中岛哲也。豆瓣8.7。2010年。主演:松隆子。

这部电影要讨论的内容非常多,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复仇,关于学校霸凌,关于教育……每一个都没有简单的答案。

在层层展开后,是透不过气的压抑和冰冷。

从此我不知道少年的恶可不可以原谅。因为这恶行是来自于人的原罪还是成人世界的过失。

同时联想起两部电影,《白丝带》、《谜一样的眼睛》。童年的群体恶行,法律之外的私刑。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关掉手机,让我们去听海。

导演:北野武,豆瓣8.4,1991年。音乐久石让《SilentLove宁静的爱》。

世界如果安静下来,是不是能听到更多的声音。如同《瓦尔登湖》梭罗之于潜鸟和冰裂。

始终有这样一个画面,茂和贵子一前一后抬着冲浪板走在海滩上。在静寂的世界,他们拥有更丰富的感知触觉和更真实的交流,他们拥有共同的海,汹涌和歌唱不息的声音,便足够了。

在声音海洋里沉沦的人,或不知或自乐,喧嚣的世界,寂静是奢侈的拥有。我们已不知失去多少珍贵。

《千与千寻》:

平行世界里,你是另一个你。

导演:宫崎骏,豆瓣9.3。2019年。我们的身体里,其实住着另一个自己,那就是潜能。自我成长就是一步步激发潜能,到达更高自我的过程。

日本动漫与电影都有一个特点,温馨感人。这是2001年的老片子翻拍的,只要故事感人,动漫技术在其次了。

《千与千寻》,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不是这部,18年前的那一部。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青春滑向哪里,只有自己知道。

岩井俊二自编自导,2001年。52届柏林电影节特别奖,等6届上海电影节特别奖。豆瓣7.8,这么低!可能不太出名吧。

青春真是一段危险而无助的路程。为人所知的只是高光面,平静阳光;在背光面,青春是野马,背道而驰,孤独、狂野、凌乱。在极限处,爆发出毁灭的力量。

麦田里的少年,蓝的天,绿的田,白衬衫,画面美好纯净。他在聆听天籁,孤独的守望。他在~等光。

成人世界和少年世界如同平行宇宙。想起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及其他……

美好依然是这个世界的主流,不然我们为什么喜欢活着。

《左贺的超级阿嬷》:

真是一部淡淡的温暖的又不失向上的好片子。有书呢,听说出版也很风靡啊。没得说的,上几句阿嬷的话吧~~

*人生就是总和力!

*别人跌倒一笑置之,自己跌倒更要一笑置之,因为人都是可笑的。

*人到死都要怀抱梦想,没实现也没关系,毕竟只是梦想嘛。

*如果有人讨厌你,那说明你真的很出众。

*只要能道声:再会,就是幸福。如果能说:改天见,就更加幸福。要是能说:好久不见,就更加、更加幸福了。

*晚上别提伤心事。不开心的事情留到白天再说,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这个阿嬷,多想拥有一个啊!拥有不了,就成为吧~~

《如父如子》

:在血缘和养育之间,该如何抉择?

导演:是枝裕和,不得不说,是枝裕和的电影深入展示人性的多面性,事物复杂性之下的简单属性。通过他的镜头感受到,不管世界多么纷繁复杂,我们只要安于本心就好。豆瓣8.6。

当有一天,你被告知辛苦养育的孩子不是你的,你的孩子在别处,怎么办?换回来呗。可事情真那么简单吗?血缘和养育之情如何取舍。

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两难的抉择,却不能抛硬币决定。

那些好看的日本电影看到哭那就是你和我

《无人知晓》

:柴静说,真实自有雷霆万钧的力量。

1988年日本发生了著名的西巢鸭弃婴事件。本片就是根据这个真实事件改编。

母亲带着四个孩子,母亲离开了。孩子们艰辛的自我求生,他们平静地面对饥饿,磨难。无人知晓。

导演:是枝裕和,又是他。豆瓣9.1。好高!看这部电影,记住了柳乐优弥。这孩子凭此片在13岁的年纪获得2004年戛纳电影节最年轻影帝。

《步履不停》

:即使再大的创伤,也停不下生活的脚步。

导演:是枝裕和,豆瓣8.8。成人父子的矛盾让人想起许多电影,如《千里走单骑》《永往直前》《追风筝的人》……每个家庭平静的外表下,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些故事有的一生不能解。矛盾和亲情交织着,和时间一起成长。和解的方式是“长大了,我就成了你”。

是枝裕和总是以隐忍,收敛的镜头不动声色地展现生活的细微,并击穿你。

良多说:”每个人与亲人的缘分只有一世,无论来时如何都不会再相见,珍惜眼前的一切,别让遗憾相随。”

《东京塔》

:小时候你牵着我的手,现在让我牵着你的手…(这部电影全名很奇怪,《东京塔: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看过后就不觉奇怪了)。

《银河补习班》里,愧对父亲的儿子,九死一生后,见到父亲时第一句话就是:原谅我,我也是第一次当儿子。当时就看泪喷了。

熊孩子们总是做着让父母伤心的事。但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之爱。没有因由,不问回报。电影中,妈妈一句话:”你为什么不多努力一点啊!”就是对孩子最大的要求。

终于有一天,儿子牵起母亲的手走在熙攘的街头,但却已能看到路的尽头。

子欲养而亲不待……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

:人心中要有一座希望的灯塔。

明白了日本人对“东京塔”的感情,那是战后颓废民族竖起的希望之塔。从废墟上站起来的生活很苦,很苦闷,看不到希望,但不管怎样,让我看到你努力的模样,这就够了。变化在不断发生,新事物层出不穷,我在努力,我们都在努力。

夕阳很美,东京塔終会建成。

一街人都围坐在一台黑白电视机前的画面是不是很熟悉呀。

《大逃杀》

:当丛林法则主宰一切时,人性重回兽性。

导演:深作欣二,豆瓣8.5。2001年。怪诞大叔北野武主演。

《BR法案》(【新世纪教育改革法案】20世纪初日本的一项教育法,查了一下,可能是真。社会动荡,管理失控,校园暴力不断,甚至有超过千名教师因而殉职。失去自信的成年人,惧怕青少年失控,决定联同政府镇压骚乱,出台此法(网摘))。全国随机抽选部分青少年,送之荒凉小岛,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一人生还。

影片非常暴力血腥,心理承受力不够不建议看。在生存面前,人类比动物更残忍,不但冷酷而且狡诈。

想起《饥饿游戏》,同样是生存之战,一个抗外敌,一个自相残杀,大逃杀更加灰暗而绝望。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松子作家男友的绝笔书)

导演:中岛哲也,豆瓣8.9。

缺啥补啥,往往喝的不是良药,是毒药。松子的起点很好,我们通常说的起跑线。她是老师,穿着得体,受人尊敬,有爱慕者。这一切从她善良地为学生顶罪开始,她的人生走上了下坡道。因童年缺爱,一生都在索求“爱”里循环,无怨无悔地付出,得-失,得-失,出不去的泥潭。直至s于非命。

这让人想起HK女星蓝洁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说之残忍,但人生的一副好牌打的稀烂,让人唏嘘。更萦绕于怀的是,在松子身上,我们看到了身为普通人的自己的影子…

善良不是错,是过。

《罗生门》

:真理越辩越罗生门。

黑泽明执导的经典影片。黑白片。1950年。2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51年威尼斯金狮奖。三船敏郎主演。

盲人摸象,象各具象。真相只是根据个体事实认知的答案,真相只是你的真相,是碎片化认知。从个体事实出发的认知拼凑不出完整的答案,反使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弄清真相如此之难,对“真实”二字要保持敬畏,不要随意打扮。

《七武士》:

生死大义,命如鸿毛。

导演、编剧黑泽明,豆瓣9.2。1954年。主演三船敏郎。威尼斯电影银狮奖。日本《电影旬报》评选的日本百部电影第一名。1990年,在第6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黑泽明获得终身成就奖。

古代的日本,武士是一个阶层。武士最重名誉,赴死以捍卫名誉。这不是单纯的东方侠客行为,是这个岛国沉重而极致的尚武根基。从农民的利和武士的义的不同取舍里,这两个阶层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最后为了保卫农民的麦子,武士死伤惨重。临行,菊千代说:这不是武士的胜利,是农民的胜利。

一部武士道经典教课书片。

《坏孩子的天空》

:青春拥有重启键。

导演:北野武,豆瓣8.5。1996年。

小马和新志,一对好朋友,经常翘课,恶作剧。喜欢在操场上同骑一辆单车。老师看着窗外告诫学生,那是两个笨蛋。

他们在社会衡量的尺子之外。他们也想努力证明自己,小马加入黑帮,新志练拳击。当然这不是一部励志片,没有成功可言。结尾两人都失败了,小马残疾了,好在友情仍在,弥足珍贵。

他们又来到曾经的操场。小马问新志:我们就这样完了?新志说,怎么可能,我们才刚刚开始。

对的,青春的单词里没有失败,只有跌倒,如果我们不放弃,一切只是另一次的开始。

楢(yóu)山节考

:从老而所弃到老无所依,社会的脚步只挪动了一点点。

匪夷所思,日本古代楢山村有这样一个风俗,老人70岁,必须儿子背着送到楢山上,名曰敬山神,实则抛弃。

69岁的阿玲婆故意磕掉两颗门牙,在孩子和村人面前示老。儿子孝顺,不忍心送母亲进山,但习俗的强大根植在人的思想和行为中无法逆转。母亲坐在雪地里…我感到自己心冷到了极点。

抛弃现代人的身份去思考,在冷兵器时代,物质极度匮乏,食物近乎图腾崇拜。在大尺度上,人与动物同,面临生存的竞争,繁衍的职责。接受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的主宰。对于自然界来说,没有悲剧,只有生存。

年老的大象会自动离开族群,去到无人知晓的野象谷,那就是它们的楢山。

有一次孩子问我,从大无边的宇宙看地球上的人类,是什么?我说:孢子。

导演:木下惠介,豆瓣8.7。1958年,黑白片。主演:田中娟代。

金村昌平1983年翻拍版,获金棕榈奖,没看过。

《花火》

:隧道的尽头,花火为你绽放。

北野武大叔这下玩大了,编剧、导演、主演集一身。豆瓣8.6。1998年。54届威尼斯金狮奖,13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第10届欧洲电影奖国际荧幕奖。看北野武的电影,《花火》不能错过。

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火,意味着燃烧。

一个背负了许多负累和愧疚的男人,以暴力的方式追索心中的花火,我不能以道德来判断。我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有黑暗的隧道,那是一段孤独之旅,需要内生极大的力量去穿行,不管你以什么方式。我们不能掌握命运的走向,但能把握生命的张力。

当川端康成在《雪国》里表现物之极美时,北野武再现了生命之极美。让生命像樱花一样,极尽绚烂,缤纷飘散。

找这样一个男人,同生共死。全剧只有一句台词的妻子(岸本加世子饰)在海边安心地对丈夫说:对不起,谢谢你。一句台词,足以覆盖一部电影。

《橙沙之味》

:铜锣烧,馅是红豆沙。

制作一份美味的红豆沙,要有漫长的等待。一倒进去就要煮它,对红豆未免也太失敬了。要等待它们吸足水分,要给它们耐心与时间。熬煮过程中要细心观望,慢慢搅拌,听它们在锅里翻滚细语,偶尔还要对它们说一句“加油”。(摘)

“我在煮红豆的时候,会仔细地倾听红豆的低语。就是想象着,红豆所经历的雨天,晴天。又是怎样的风将红豆带到了这里呢?(德江太太语)

在相互给予的同时,相互慰籍。尊重和爱。电影风格淡而温情。

第一次遇到女导演。河濑直美。豆瓣8.1。2015年。树木希林演德江太太,看过她的几部电影,《东京塔》、《步履不停》,饰演老太太专业户。

《东京物语》: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你目送他走远,而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别送。(龙应台)

导演:小津安二郎,豆瓣9.2。1953年。黑白片。

父母到成年的孩子家小住,我们的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的事。许多相处上心理的烙痕,不适,隐忍,孤独寂寞,都会划出淡淡的痕迹。小津超现实的反映了人世间的这种况味。但他没有说教,没有批评,他只是告诉我们生活的无奈和人生的孤独。

看过后心中是无解的痛,因为我们的生活就这样被掰开了,五味杂陈。该怎样为人子女,该怎样面对老去的时光…

未看的电影:《秋刀鱼之味》小津安二郎,《东京日和》竹中直人,《幻之光》是枝裕和,《昭和64年》濑濑敬久,《四月物语》岩井俊二,《缅甸竖琴》市川昆,《泥之河》小栗康平,《望乡》熊井启……

写了好长时间,在日本电影里浸润的感觉并不好,像是吸毒,有瘾而不能自拔。因为在一部部的观看里,时常撞上自己,那个隐埋的不愿正视的自己。

日本电影展现了日本民族极端的特性。隐忍而暴烈,重生尚赴死,敏感且粗暴,克制却冲动,服从又挑衅…正如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里说,日本民族特性概括起来就是菊花与刀,菊花是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

文中用了许多“我们”,其实只是“我”,习惯写法而已。电影是一个窗口,让你望出去,看久了,就有不同……

写了半个月,写文不易啊,为执着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