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 旅游管理论文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

旅游管理论文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

本文来源:996论文网

摘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

关键词:乡村旅游;概念;类型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国内外的学者作了多种界定,称谓多样,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乡村风光旅游、都市旅游、体验旅游、观赏旅游、生态旅游农业、农家乐等.这造成了乡村旅游内涵的模糊不清,影响了乡村旅游的正常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的阐述和澄清。

1.乡村旅游的概念

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作了一些界定,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下。

Gibber和Tung定义:农户为旅游者提供住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它把乡村旅游的对象局限于农场、牧场,其实质是农业旅游。

杜江和向萍定义: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该概念指出了乡村旅游的对象、目标市场和功能,内涵较全面,但提出乡村旅游的对象为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似乎还不全面,只是指出了乡村旅游资源有形的一-面,没有将乡村文化等无形的旅游资源包括进去。马波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客体的类型。该概念没有把乡村建筑、乡村聚落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含进去。

王兵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该概念同样未将乡村建筑、乡村聚落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含进去。

从以上定义来看,乡村旅游的内涵都不全面,故有必要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进一步的界定。笔者认为,要把握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应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①从地理角度来看,乡村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所住的地方,或谓乡间聚居之地,与都市是相对的。乡村旅游也只能是发生在“乡村”这个空间里的旅游,与都市旅游、名胜旅游是相对的.②乡村旅游资源是指存在于乡村的资源,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现象。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范围较广,而不仅仅指农业旅游资源。它不仅包括乡野风光等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民俗、乡村文化、乡村饮食、乡村服饰、农业景观和农事活动等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包括乡村景观等有形的旅游资源,还包括乡村社会文化等无形的旅游资源。③乡村旅游有别于农业旅游。目前许多学者把两者混为--谈。前者是按旅游的地域空间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后者是按旅游对象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与民俗旅游、古迹旅游、山水风光旅游等是对应的,它指的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式。由于农业旅游是发生在农村,所以它是乡村旅游的-一部分。④要区分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之间的关系。有些学者认为乡村旅游包括民俗旅游,其实不然。民俗旅游指的是以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既可以在农村开展,亦可以在城镇进行,故两者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含有共同部分一-乡村民俗旅游的关系。⑤乡村旅游不仅能观光游览,亦可度假休闲,游客还能亲自参与体验农家生活与生产以及购买时新农产品和其它土特产品是--种内容多样形式活泼的旅游形式。⑥乡村旅游的特色是乡土性,其目标是生存环境与乡村有较大差异的城市居民,因此在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时应充分利用这个城乡差异。乡村旅游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综上,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它具有乡土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高效益性、低风险性以及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性等特点。

2.乡村旅游的类型

2.1.按旅游对象来划分

2.1.1.田园型:主要以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主要存在于富有特色的种植业、渔业、牧业、果业和副业中,具体表现在甘蔗林、香蕉园、草果园、花卉园、瓜果园、基塘地、油菜花、刀耕火种、水车灌溉、围湖造田、渔鹰捕鱼、采藕摘茶以及“人一-村落农业事象”构成的和谐的生态环境等,如广西桂林的阳朔渔村、湞西南的刀耕火种。在国外主要为农场和牧场,在我国则集中地体现在大中城市附近的“农家乐”上,如上海浦东的孙桥。2.1.2民俗型:主要以传统的民族习俗为旅游对象,包括民族节日、民族服饰、民族礼仪、民族婚俗、民族生活习惯等方面,其属于乡村民俗旅游。不仅少数民族有各种风俗习惯,汉族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汉族的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藏族的浴佛节、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波水节等传统节日;各地的舞龙灯、舞狮子、陕北农村的大秧歌、东北的二人转等乡村风俗;游春踏青、龙舟竞赛、荡秋千、赛马、射箭、赶歌、阿细跳月等农村活动:潍坊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青田石刻以及各种刺绣、草编、泥人、面人等民间工艺品。

2.1.3居所型:以建筑形式和聚落形态为旅游对象。主要表现在聚落景观、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和其它建筑形式,如团状、带状、环状、点状、帐篷、水村、土楼和窑洞等聚落形态;云南农村的干阑、黄士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客家的土楼等民居;祠堂、塔、寺庙等.

2.1.4复合型:旅游对象不是以某--种类型为主,而是包括多种内容,如农业景观、民族风俗、各种建筑、聚落形态,甚至包括附近的山水景观和周边优美的生态环境。这是-种内容较丰富、活动最多样的类型。

旅游管理论文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

2.2按对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来划分

2.2.1.资源型: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这种旅游地资源品位一般较高,特色较浓。典型的如云南丽江的泸沽湖、安徽徽州的呈坎村等。

2.2.2.市场型: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一般来说,位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交通方便的地方,特别是在大中城市的内部或附近分布较多,如城市内部的民俗村、城市附近的农家乐等。2.2.3.中间型:对资源和市场没有明显的偏向。这种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①资源很丰富、市场较广阔,如江苏昆山市的周庄.②资源较丰富,市场较狭小,如井冈山的拿山乡、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平安村、皖南黟县的西递村等。

2.3按地理位置来划分

2.3.1.城郊型:主要位于大中城市附近。其中有些乡村旅游是为了满足大中城市巨大的旅游需求,在原有的农业和现代农村聚落景观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现代美而发展起来的各种观光农业,如上海浦东的孙桥、北京的韩村河、江苏的张家港、广东的东莞、苏州的“未来农业大世界”等。另外,这种类型中还有相当-部分资源丰富,如湖北的随州等。此外,还有一-些将乡村的民俗习惯搬进城而建的民俗村、民俗馆等。

2.3.2.边远型:一般交通不便,这种类型或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借此来发展旅游,如江西乐安县的流坑村;或者虽然资源很丰富,但依靠国家的各种扶贫政策也可发展起来,如江西井冈山的拿山乡、安福的边塘村等。

2.3.3.景区边缘型:在著名风景区的边缘,一般是结合风景区、依靠现有一些旅游资源和最区的客源来发展。虽然著名风景区既可位于城市内部、城郊,亦可位于边缘地区但这种类型比较特殊,故把它归为一类,如云南丽江的黄山乡。

2.4.按科技含量来划分

2.4.1.现代型:科技含量高。一般位于大中城市附近,有着巨大的客源。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进行人工设计而成的一个自然一-人工系统。

2.4.2.传统型:科技含量较低。以较为自然化的乡村旅游资源为吸引物,如滇西南的刀耕火种、丽江的泸沽湖等。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的内涵是丰富的。正确认识乡村旅游的内涵,有助于理清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和规划,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刘纬等.以色列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世界农业,1998(7);12-13.

2.马波.开发关中地区乡村旅游的构想.区城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3.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旅游学刊。1999(1);15-18.

3、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旅游学刊,199(2);:38-42.5、倪文杰,张卫国,冀小军.现代汉语辞海.人民中国出版社,1994.

4、中国大词典編纂处.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

6、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旅游学刊,1997(2):37-39.

7.肖佑兴、明庆忠关于开展云南乡村旅游的思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3-35.10.段致辉、韩丽.关于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资源开发和市场,2000(5);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