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 马强科学传播那些事

马强科学传播那些事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作为资深科普人,马强有着近十年科普工作的实践和观察,在这十多年中,他接触到不同的人,经历了不同的事……从科学家到国内外同行,他为我们讲述了平凡的科学传播故事中,不平凡的人生体验,分享了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视频】马强:科学传播那些事

————————分————————割————————线————————

贴心的博览君为大家准备了省流量的文字版哟~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以演讲嘉宾的身份站在这个舞台中央,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同时我也感谢在座同学们莅临现场。其实在今天之前我已经看了主办方对我宣传的材料,上面用的词是“资深科普人”,大屏也是这样写的,什么叫做“资深”?后来我看他们其他专家的简历,不是博士、不是精英,也不是科学家,首先感谢主办方对我“资深”这个头衔,我相信在座大学生都是资深人士,以后大有作为。

另外,这个职业相对比较边缘。我记得2004年我承担第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是“北京公正科学日”,这个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的前身。我们鼓动这些研究所参与这个工作。当时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讲座、讲座还是讲座,参观、参观还是参观,就是两种形式。经过一个月我们总算把方案做出来了,但是在遥远的11年前传播的渠道还是相对比较匮乏,一方面就是报纸,另外一方面是门户网站。当时的门户网站觉得我们这个活动很屌丝,基本上传播渠道是死的。我们活动开始前一周我们竟然发现报名的人数不足50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本来各个研究所对这个事情就不是特别积极,现在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部分研究所产生一个负面的情绪。大家知道负面情绪传播速度远远超出我们想象,很有可能使我们的活动出师未捷身先死——破产了。

当时百般无奈之下我们主动出击,来了我们北京交通大学来推销我们活动。在这个活动没有形成品牌的时候,谈判双方博弈不对等的。当时学生会主席跟我们说,马老师我们去可以,给我们提供车吗?当时我们经费不足,一咬牙:提供车!后来另一个学校给我们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中午管饭吗?我们也同意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北京公众科学日”开始了,这个活动发展成品牌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既有内容设计上的原因,也有我们讲座确实不够打动人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的原因。

马强科学传播那些事

2015年是我们中科院第11届“公众科学日”,在中关村自动化所的现场,基本上人山人海。当时一个家长领着一个孩子,他看到我工作牌,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你们活动办得真好!这一句话很简单,但当时我心被温暖的都受不了了。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当被认可的时候,这种巨大的幸福可以温暖你的内心。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故事。我想说的是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一个职业,坚守、坚持、付出总会有所收获。

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你还可以接触到很多很多科学家,就像徐老师、张老师这样大牌的科学家。但是中科院还有一群满头银发的老科学家——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这个团当时是退休一个老太太创立的。我跟她相识是在2008年,在去中国科大开会的火车上认识的,当时她跟我讲这个团的经历、这个团的特色。我当时很震动,她组建这个团队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准入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无论你以前是多大的领导,无论你以前有多么重要的学术成果,无论你以前在学术圈多么德高望重,在这里就一定要遵循我的游戏规则,接受我的培训,接受我的听课,最终要到具体听众之间试讲。正是因为她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确保了她的每一个团员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就像水浒传里面108将一样。

除此以外,还有一点特别感动人,就是所有成员都是离退休人员,他们为了不给组织活动单位添麻烦,每个人签了生死状,如果某一个团员在讲台离去受伤了,责任自负。从1997年到今年18年过去了,18年来他们走过中国很多城市,尤其是他们走向了中国西部很多偏远的地方,他们深入了农村,他们深入了最基层。我想他们内心就有一个信仰,就是说他们要把科学的种子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去。也许我们现在看不到什么结果,但是我坚信在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这些科学种子一定在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不断地发芽成长,最后结出硕果,这个果实就是他们在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对科学的一种信仰。这是我今天想讲的第二个故事。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就是:不管我们在座的同学以后从事一个什么样的行业,我们在内心深处一定给自己的信仰留下一点点空间,因为它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下面我讲第三个故事。在我们中科院除了接触这些人其实还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老外。大概是在去年的时候——去年是我们中国科学院和马普协会开展合作60周年——当时我们联合开展一个展览叫做“科学隧道”,我作为中科院具体对外联系人跟德国的Peter博士负责具体工作的对接。

我见到他的时候,在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当然这在北京不是很常见。当时Peter先生风度翩翩,露着洁白的牙齿,这是我对他最大印象——现在大家经常说主要是靠气质,他本人不仅仅靠气质,人也长得很帅,很随和,平易近人。这是我对他最初的印象。

随着我们工作深入,我们发现有很多问题,一方面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另外一方面可能我们工作流程、工作背景,特别是工作观念产生一些严重的冲突。有相当长的时间通过发邮件,争吵成为主旋律,这种情况下我们工作不断地推进。有一次什么事我记得不清楚,他直接发邮件到我们院领导那,这用我们中国人说法就是不讲程序、不守规矩。曾经一度我觉得这个德国人确实没有什么人情味,甚至我比较厌烦他的呆板,厌烦他的过度程序化。

在我们展览前一个星期左右,Peter博士飞到北京。当时他从首都机场直接到现场,到活动现场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吃午饭,其实午餐我们都准备好了,但是他把行李箱在会场一放,马上神采飞扬就为现场所有志愿者做培训,还亲自带一帮学生到现场进行讲解工作,这一刻我对他肃然起敬。在我们整个展览布展的过程中,他在现场的指挥调度也非常的严谨,工人施工的时候,现场拼接非常好,没有一点点垃圾,施工非常安静,没有一丝丝杂声。记得有一个德国工人,他每次上洗手间的时候,一定会把他的工具放在工具箱里摆放特别整齐。当时我对Peter先生竖起了大拇指,Peter先生跟我说:这就是我的工作,让次我对他肃然起敬。这是我今天想讲的第三个故事。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职业,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榜样,这个榜样一直引领我们不断地前行。

在中科院还可以接触什么人?有些人在我们常人看来比较怪异,用常人的价值判断标准理解不了他。在我们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有这样一个人。

他本人在北京念的大学,念的中文系,他在北京做了三年语文老师,他发现这不是他喜欢的工作,他问自己“我想干嘛?”当时公务员很热,他就考了公务员,做了两年公务员,后来觉得更加讨厌这个工作。之后就去美国读环境教育这个专业,然后回来工作。他的身影在深圳、上海、广州出现过,他发现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放他内心的灵魂。有一次他在我们西双版纳植物园旅游,对这个地方一见钟情,这个也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他在这个地方留下来了。他白天研究一下环境教育,给各个游客讲植物知识、环保理念,下班之后他在植物园的小路上看看夕阳观观鸟,晚上的时候看看星星,回到自己办公室开始他喜欢的写作工作。他曾经跟我说过,因为西双版纳这个地方雨特别多,每天晚上写作的时候,下雨的声音是他最好的陪伴。当然他在这个地方也收获了爱情,我相信他是幸福的,既收获了工作也收获了爱情。这是我今天跟大家讲的第四个故事。我想分享无论我们从事一个什么样的职业,那么我们心里还要有一些梦想,即便最近实现不了,我们可以离梦想更近一些,更近一些,直到实现它。这是我今天想讲的四个故事。

我经历近十年的科学传播生涯,十年在人生中不长也不短,起码它见证了我最黄金的青春岁月。2013年我们中科院成立科学传播局,很多研究所设立专门的组织,有专门的岗位,这在以前不可想象的,我突然发现一些社会组织、一些公益机构、一些个人也在从事这个工作,那么我想这个工作它被社会认可,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说不管你们以后从事一个什么样的职业,你们遇到挫折也好,遇到困难也好,保持一颗追求幸福的心。当然我更希望你们能够做你们想做的工作,而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去过你们想要的生活,我希望你们未来工作中真正实现自己价值,发现快乐、寻找幸福,这是我今天的科学传播故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