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身贫寒到一代泰斗
- 旅游攻略
- 用户投稿
- 2024-01-31 10:14:16
100多年前,一个出生贫寒,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英国人,
主导手绘了3000多幅鸟类博物画。
▲
白鹳(左)与白鹤(右)
▲
白兀鹫(左)与雀鹰(右)
▲棕胸佛法僧(左)栗喉蜂虎(右)在那个相机不普及,交通不便的年代,他的这些作品大多对照标本绘制,但其准确度、生动度,令人称奇,被誉为“大自然的完美反光镜”,他是约翰?古尔德,是“英国有史以来造诣最高的鸟类插画师”之一,
是爱鸟人眼里的泰斗。
▲雕鸮手绘图(左)与实拍图(右)
▲苍鹭手绘图(左)与实拍图(右)古尔德从未来过中国,但他笔下的鸟类现大量分布在中国。学者刘刚、夏雪、朱磊,耗时2年,遴选出其中519种在中国有所分布的鸟类,汇编成新书《跨越时空的中国飞鸟》,
豆瓣开分9.7,
堪称一部“中国鸟类手绘图鉴”。
撰文:张锐嘉
责编:倪楚娇
中国是世界上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至今发现的有1500种左右。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些精灵般的飞鸟吧。
▲雪鸮手绘图(左)与实拍图(右)
▲雪鸮实拍图这是雪鸮,别看它浑身雪白,长得呆头呆脑,却是天生的“杀手”。捕猎时,既能平稳贴地飞行,又能强力俯冲,动作迅速。
100多年前就被古尔德手绘下来的雪鸮,中国一直到1957年的冬天,才在黑龙江首次发现。
▲
古尔德笔下的鸊鷉
▲凤头鸊鷉实拍
鸊鷉,是地球上存在历史较为古老的水鸟。它们有一个习惯:会规律地吃自己腹部和两肋的羽毛,具体原因还没有定论,但被认为可能是防止鱼刺划伤胃部。
在中国分布共五种,其中的三种:赤颈、角和黑颈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古尔德笔下的勺嘴鹬
勺嘴鹬,出生就带着一个大汤匙,能更好地探测水下泥沙里的食物,宽大的舌头方便过滤食物。它是世界上最为稀有的鸟类之一,全球仅有500只,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蓑羽鹤手绘图(左)与实拍图(右)
蓑羽鹤,又被称为闺秀鹤,样貌优雅,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坚毅性格。
一部分在我国境内繁殖的蓑羽鹤,每年秋冬时节则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飞往南亚越冬,春季再次启程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回到繁殖地,一年两次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
▲
鸳鸯手绘图
鸳鸯,被认为是爱情的象征,常成双成对出现。但很多人不知,这“一夫一妻制”是有时效性的,在繁殖期过后的第二年,它们便会另寻新欢,大多数情况,由雌鸟担任养育子女的重任。
▲
戴胜手绘图(左)与实拍图(右)戴胜,被誉为“春之使者”,每年春季谷雨前后进行繁殖,育雏时会将粪便和尾脂腺分泌物涂抹到卵及幼鸟身上,有利于孵化和羽毛保护。
▲
褐马鸡手绘图褐马鸡,如今在野外也不一定能见到了,它跑起来像飞奔的骏马。在汉武帝时期,它的羽毛就被用来赏赐给武将们。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蓝喉太阳鸟手绘图(左)与太阳鸟实拍图(右)
以著名鸟类学家、插画师、古尔德夫人伊丽莎白命名
这些19世纪博物画的巅峰之作,均出自古尔德和其团队之手。如果只是会画画,那他还不算传奇,在爱鸟人的眼里,他是泰斗级别的。
▲
古尔德肖像
古尔德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工薪家庭,父亲是园丁。早在13岁,他就开始研究鸟类学,24岁被任命为伦敦动物学会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在他的年代,没有今天这般高性能的望远镜,交通不发达,只能通过对照标本、参考野外观察笔记进行创作。即便如此,他陆续出版《喜马拉雅山鸟类》等50余卷鸟类图鉴,甚至命名并描述了约380个鸟类新种。
在达尔文驾驶着“小猎犬”号结束环球航行后,他点名要古尔德对其带回的鸟类标本进行鉴定。而我们所熟知的“达尔文雀”,实则是由古尔德首先甄别的。
▲
灰鹤手绘图
古尔德不仅还原飞鸟的外形,还会着重刻画它们的行为、生活习惯、生存的环境,比如周围的花草、河流……在没有野外考察的情况下,可以说足够准确。
比如这张灰鹤的背景中出现了数十只灰鹤,有的在觅食,有的在休息,有的看上去像在望风……能够被这样细致地描绘出来,也透露出一个信息,灰鹤的分布相对广泛。
▲
红腹锦鸡手绘图
红腹锦鸡是我国的特有鸟种,被认为是最接近凤凰形象的鸟类之一,《山海经》中都对它有所记载,“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在这张图中,古尔德一共描绘了5只红腹锦鸡,有清晰的雌雄之分,细看它们所处的环境,正像在山地环境中。
不过画中还是有不准确的地方,比如红腹锦鸡的雄鸟的虹膜应该为淡黄色,而非棕黄色,它们生性敏感,也几乎不会蹲在开阔地面。如今鸟类分类不断演化,有些和当年古尔德的推测已有所出入,却不影响其画作的历史价值。
我们采访了这本书的两位编者,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夏雪,和鸟类生态学者朱磊,了解书本的创作故事、中国鸟类现状、和他们从事生态研究的人生经历。
以下为夏雪的自述:
▲
夏雪和寄生花
《跨越时空的中国飞鸟》这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古尔德一生的梳理,另一部分是519种中国鸟类手绘图及其介绍。其中,519种鸟类的分类、受胁、保护级别等情况由刘刚和朱磊老师编写及审订,古尔德生平及25种鸟类科普短文由我来编写。
2020年初,本套书的编辑联系我,说他们收集到了一批古尔德手绘图,问我有没有兴趣来一起做一个相关的选题。一听到是古尔德的图,我当时很激动。
▲
夏雪拍摄的黑尾鸥
▲
夏雪在野外观鸟
2015年初,我去斯里兰卡参加朋友婚礼的时候,在一个教授的办公室里看到过一幅古尔德画的天堂鸟,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古尔德这个名字。当天晚上我就梦到了天堂鸟。第二天早上,我们在院子里喝茶,云雾缭绕,聊到我的梦,大家有说有笑,那个画面特别美好。
所以当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是古尔德的画的时候,我眼前一亮,之前给到你惊喜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回来,真是一种缘分。
▲夏雪拍摄的螳螂我现在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主要做科学教育和保护教育。
我从小对生物学就很感兴趣,我觉得一个人要想了解世界,先从了解自己开始,所以大学学了生物技术,相对微观,对小尺度的世界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就想去看大尺度的东西,所以研究生我把方向转到专业生态学。
在鸟类中我比较喜欢猛禽,雪鸮就是猛禽的一种。除了觉得颜值高之外,还佩服它们适应环境的力量。其实它们生活环境蛮恶劣的,温度啊,食物啊,都没有我们热带地区这么丰富。
▲古尔德笔下的黄腰太阳鸟(左)和实拍(右)太阳鸟被誉为“东方的蜂鸟”我们植物园有很多黄腰太阳鸟,也是我们的明星鸟种之一。它们有时候就停在车棚上、在树枝上,可能离人就五米远,在那里吃花蜜,让人觉得十分亲切。古尔德也画过黄腰太阳鸟,也被我们收录到了书中。我们植物园里目前有305种鸟类,44种爬行动物,27种两栖动物,468种蝴蝶,超过八百种蜘蛛,像昆虫就更是多得不得了。
和它们一起相处,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我有时候会思考,我对世界了解多少?对自己了解多少?所以想尽可能地去认识世界。
▲夏雪作为南极探险员在船上工作2018年,我特别幸运通过招募,成为南极科普性探险邮轮的中文探险员,12月出发,2月份回来,三个月内会时常从周边城市往返南极半岛。在船上我们会做翻译和科普的工作,比如科学讲座、安全讲解,还会在陆地的时间开展公民科学项目,比如调查水质、鸟的繁殖情况、气候数据等跟当地大学合作的项目。2019年我又去了一次。
南极探险的经历,为我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新窗口。团队里的同事,80多岁了还在做探险员。有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是一位历史学家,50几岁才去研究历史,然后去大学读书。还有个同事因为爱好,40多岁才转向地质学专业,最终竟然还在一个大学里找到了教职。
▲
夏雪在野外拍植物
这些人不光让我看到学到老、活到老的精神,还钦佩于他们用自身力量去科普、保护自然,我想我也可以成为这样的科普工作者。我经常和朋友说,我没有保护世界这样的大情怀,但希望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事情。这次对古尔德的深度探索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
朱磊在野外观鸟
Q:一条
A:朱磊(成都观鸟会副理事长朱磊,目前供职于广西科学院,《跨越时空的中国飞鸟》审订)
Q:您和鸟是如何结缘的?A: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上了一门鸟类课,上课的老师是一位老先生,70多岁了还带着我们,背着干粮,来回走10公里做野外实习,一路上碰到的鸟类,他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我很佩服,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鸟、观鸟的。现在从事鸟类生态学研究,已经很多年了。
▲朱磊拍摄的鸟
Q: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观鸟?观鸟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
A:
鸟会飞这一点,非常招人类嫉妒,人们对可以飞上天空这件事,寄予了很多美好的想象。鸟既在白天活动,又会飞,羽色又漂亮,行为又比较多样,求偶的时候还会发出些婉转的鸣唱。这些原因加在一起,导致人类没办法去忽视鸟,鸟也是人类了解最多的生物之一。
▲
朱磊在四川卧龙,巴郎山垭口观鸟
从1996年开始,我国民间出现观鸟团体,现在已发展到上百万人。人类对于捕猎的兴趣是潜伏在基因里的,观鸟和狩猎一样需要敏锐的观察,悄悄地行动。观鸟的基本内容是:辨识种类、观察鸟类的行为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是重演当年祖先狩猎的活动,只不过那时候是维持生计,现在是丰富精神。
▲
营口红海滩观鸟团
摄影:赵师傅
▲
朱磊在营口拍摄的丹顶鹤
Q: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观鸟?
A:
那是我第一次见丹顶鹤。我们跟一个观鸟团去到辽宁营口的丹顶鹤保护区。
8月下旬刚好是红海滩最漂亮的时节,但其实并不是观鸟的好季节,丹顶鹤繁殖季已经过去了,芦苇也长得老高,高到能把站起来一米五六的大丹顶鹤完全遮住,所以我的预期也没有很高。
▲
朱磊在营口看到的丹顶鹤
摄影:赵师傅
当时大部分人都沉迷于近处的一只中杓鹬,我突然看到后面有一只很大的丹顶鹤,突兀地站在那一片开阔地带,非常高大,优雅,旁边拍照的人都没有注意。到现在那个场景我都印象深刻,蓝天白云天气也不错,旁边是绿绿的芦苇荡,背景是海,旁边还有红红的红海滩,构图非常漂亮。
相机的取景框比较小,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因为关注于一只鸟,而忽略了周围环境中更让人惊喜的东西。那次不仅看到了鸟,在结束之后对怎么看鸟、甚至怎么看到世界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
▲朱磊拍摄的鸮
Q:时至今日还会经常发现新的鸟类吗?A:
因为我们整个亚洲的鸟类学研究基础相对较弱,却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所以在今天如果去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或者对一个类群有足够的了解,还是有可能发现一些之前没被命名过的新物种。
比如从2002年到2020年间,广东省共有近20个之前没有的鸟类新纪录,比如前段时间刚发现的赭红尾鸲,今年珠海地区也已经发现了6种鸟类新纪录,有花脸鸭、罗纹鸭、大麻鳽、红胸秋沙鸭、白琵鹭和乌灰鸫等。
▲朱磊拍摄的鸟
Q:研究基础薄弱,具体体现在?
A:
简单说,中国目前现有鸟类1500种左右,但我们一定没有1500个研究鸟的人,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种还摊不到一个。美国大概有超过2000个研究职位,然而美国的鸟不到900种,这其中大概一两百是偶尔出现在美国的,美国本土繁殖的鸟类也就四五百左右。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有进步的空间。
▲鸟撞死亡的部分鸟儿们
图源:长三角2022春季鸟撞调查志愿
Q:鸟类面临的危机有哪些?A:
最近参与一个项目叫做防鸟撞行动网络。全球8个重要候鸟迁徙飞区里,有3个经过了中国,除了非法猎捕、栖息地丧失的威胁,在进入城市后,误撞建筑物玻璃是它们最大的危险,是人类造成的鸟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多数鸟会在撞击后直接死亡,原因是颅内出血,但在国内“鸟撞”并未引起重视,所以我们成都观鸟会和昆山杜克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多个机构,一起发起了全国系统性鸟撞调查,希望唤起大家对此的认识,到目前已经做了两季了。
鸟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白天,玻璃上会反光周边的植被和天空环境,鸟类没有能力辨识。二是透过透明玻璃鸟类可以看到后面的植物,认为穿过玻璃可以到达对面。夜间人造光也会让鸟类失去方向感。
▲北美防鸟撞玻璃改造案例图源: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目前力所能及的改造思路也有两个,一个是让玻璃尽可能不透明,比如贴贴纸、拉百叶窗帘等;二是可以增加障碍,比如增加一些模式贴胶带、彩绘等。当然最好是在建筑规划设计时就考虑到玻璃对鸟类的潜在风险。
除此之外,一些农药的滥用等也是鸟类面临的威胁,比如历史上有个经典案,DDT农药刚被制造出来的时候,人们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杀虫剂,甚至被授予诺贝尔奖,大量应用于自然环境一段时间后,大量鸟类随之死亡,同时导致了非常严峻的人类健康问题。
▲
鹦鹉实拍
Q:如何看待家养鸟类?A:
在家养可爱鹦鹉的背后,很多人没有一个宏观的概念,实际上全世界鹦鹉这个族群有300多种,其中超过三分之一遭到威胁了。宠物贸易是明确被识别出来的,导致它们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人说虎皮鹦鹉已经是市面上比较成型的宠物了,可以人工培育,不会影响到澳大利亚野外的虎皮鹦鹉的生活状况,这个叫幸存者偏差。不能用这么微弱的例子,为养其他种类的鹦鹉,比如非洲灰鹦鹉来做辩护,市面上流通的一些珍稀鸟类的来源是很难甄别的。有些鹦鹉的繁殖周期很长,加大了饲养成本,这就助长了野生鹦鹉的贩卖。
▲
一条曾拍摄过的“鹭鸟庄园”,是人与鸟和谐共处的典型
Q:作为生态学家,能否对公众提出几点呼吁。
A:我们现在生活所需基本都是来自于自然,比如电、化石能源,哪怕是新能源根源也是太阳能。所以我们生活在已经70多亿人口的地球,真的应该多想想未来,为自己的家人后代去考虑。可能一个人类微不足道的行为,叠加起来,最后对于野生动物来讲就是一个灾难。
我希望像《跨越时空的中国飞鸟》这样的作品,让更多人意识到身边的自然之美,不一定非是鸟,只是鸟类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我认为人是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的。
部分图源:知乎图书《跨越时空的中国飞鸟》
题图:鹭鸟庄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