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地宝藏弦子一响脚板就痒
- 旅游景点
- 用户投稿
- 2024-01-19 15:05:42
在上一期《滇地宝藏》中你答对了几题呢?错过的小伙伴也不要紧点击下方图片再次加入挑战噢!
本期《滇地宝藏》小编带你看看这幅现藏于我馆的
《踏歌图》
先来看看局部图
《踏歌图》记录了云南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盛况画面上有男子弹着三弦为唱歌的女子伴奏有两人吹着口琴唱起了歌更有两手各拿一种乐器的男子翩翩起舞身旁还有一人边弹边舞舞姿娴熟
这幅古画描绘了云南少数民族踏歌跳舞的生动场景证明了云南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都能歌善舞无论在节日、婚丧嫁娶或劳动之余人们都要载歌载舞用歌声、舞步表达其心声
欣赏完整幅《踏歌图》小布也被画中人的欢乐所感染不由自主地想要站起来跳支舞呢~在云南从来都不缺能歌善舞的人从来都不乏优秀的歌舞作品25个少数民族汇聚成了云南人的舞林大会下面跟随小布来领略其中几个民族的歌舞魅力吧
孔雀舞
傣族是一个依水而居的民族。傣族姑娘柔美似水,而孔雀舞则是傣族一种古老的原生态舞蹈。舞者通过模仿孔雀的动作,化身成吉祥与幸福的象征,表达自己民族的理想和愿望,追求人与自然合二为一。每逢节日,傣族人都会跳起欢快的孔雀舞。舞动的身姿时而如鱼,时而似孔雀,“三道弯”和“一顺边”的结合,将女性特有的形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源:视觉中国
打歌
2008年,巍山彝族打歌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巍山县也被文化部命名为“彝族打歌之乡”。巍山彝族“打歌”起源于古代的部落战争,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以歌、舞、乐为载体的群众性、自娱性的歌舞艺术,也称“踏歌”“跳脚”“打跳”,彝语为“阿克”。以篝火为圆心,男女老少身着绚丽的彝族服饰,一人吹芦笙,一人舞大刀,其余人围成一圈,在芦笙或笛子的引导下踏地为节,歌、舞、乐三者合为一体,踏着芦笙的节拍翩翩起舞,时而激昂时而舒缓,优美的调子也随即响起,所谓“芦笙一响,脚杆就痒。笛子一吹,调子就飞。”围观的人们也渐渐地加入到打歌的队伍里,尽情享受这欢乐的时光。
绕三灵
“绕三灵”是一种极具白族民间特色、富有生活气息的群众性自娱歌舞,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绕三灵,白语称为“观上览”,“三灵”是指洱海区域的三个象征性神灵,即:崇圣寺佛教神祗、庆洞本主庙爱民景帝段宗榜本主、洱河祠白族英雄段赤城本主。绕三灵过程中,白族群众天微亮就相约出门,手持杨柳、肩背香烛、打起霸王鞭、对着白族调,欢庆的游春祭拜队伍穿过田间地头,一路来到庙宇。
木鼓舞
“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这是佤族人对自己的评价。佤族原先没有文字,歌舞文化是让外界认识佤族、了解佤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木鼓舞是佤族舞蹈的典型代表。木鼓舞由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四部分组成。表演时木鼓震天响,秀发满天飞,风格粗犷奔放、炽热狂野,表现出佤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性格特征。2006年,木鼓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左脚舞
左脚舞是彝族的传统舞蹈,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是彝族传统盛会“三月会”,夕阳西下之时,远远近近的彝族人弹起龙头弦子,男女和声或齐声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欢跳左脚舞。如今三月会已延续了四百年。为了保护这一民间文化,当地人多次组织收集、整理、编排左脚舞影像资料,共整理出左脚调一百余首。
锅庄舞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迪庆各地的锅庄舞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德钦奔子栏一带的锅庄舞曲调低沉典雅、浑厚豪迈、凝炼深沉,拖腔多而长,犹如巨浪起伏,舞姿舒展洒脱,象雄鹰展翅。香格里拉一带的锅庄舞曲调轻快活泼与豪放相济,跳舞时,参舞者皆弯腰搭肩,舞蹈始而平稳缓慢,临近结束时动作小巧迅速,变化较快,歌舞都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正是各民族的
守望相助、和谐包容共同创造了一座“民族文化大观园”各种民族歌舞才得以在云南异彩纷呈
近年来
云南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文艺作品
跟小编一起来看
《云南映象》
图源:视觉中国
《云南映象》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参与《云南映象》演出的演员70?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原汁原味的真实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和原始自在的舞技,将传统歌舞和新锐舞蹈、现代舞美完美融合,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小河淌水》
演出资料图周灿摄
歌剧《小河淌水》讲述了发生在云南茶马古道上的赶马哥乌里与“恋草”姑娘依湄的动人爱情故事。在音乐创作中,剧中的人物形象与云南独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结合,并运用交响化的音乐手段使少数民族音乐融汇升华。舞台美术是通过对云南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自然景物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以独特、奇异、唯美的画面呈现于舞台。这些艺术表现形式既体现了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又有着云南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勐巴拉娜西》
演员们在表演“象脚鼓舞”
《勐巴拉娜西》是一部以西双版纳民族风情为题材的大型歌舞表演,整场演出流畅连贯、气势恢弘。全剧共分为《版纳神韵》《孔雀吉祥》《泼水欢歌》《圣洁祝福》《一江春水》五场,是每一位到西双版纳旅游的游客不容错过的精彩节目。著名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赞叹说:“我愿意做《勐巴拉娜西》的艺术顾问,力争将《勐巴拉娜西》这一歌舞品牌推向世界。”
《丽江千古情》
图源:视觉中国
《丽江千古情》以大型歌舞为主,是丽江文化的魂,宛若一首气贯长虹的民族史诗,把《纳西创世纪》《泸沽女儿国》《木府辉煌》《马帮传奇》《玉龙第三国》等一幕幕恢弘长卷婉婉道来,凝聚了几乎所有最具代表性的丽江民俗符号与文化元素,在短短的60分钟内,为观众扒开千年的封土,在无法承受的呼吸之中,真切感受这座古城的灵与肉、血与泪、生与死、爱与情。
《宾弄赛嗨》
演出资料图赵黎浩摄
“宾弄赛嗨”系傣语,意指“没有血缘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是普洱市民间人帮人、户帮户、民族帮民族的互帮互助优良传统。脱贫攻坚报告剧《宾弄赛嗨》由序《愚公移山》、第一篇章《播种》、第二篇章《深耕》、第三篇章《收获》和尾声《宾弄赛嗨》组成,彰显了鲜明的价值导向、质朴的群众情怀、昂扬的时代精神、多彩的民族文化、边疆的沧桑巨变和美好的发展蓝图。
《云南印象》全国巡演场场爆满《小河淌水》的旋律回响在观众耳畔《丽江千古情》获得看客频频称赞《宾弄赛嗨》彰显质朴的民族情怀
《勐巴拉娜西》跳出云南跳向世界
......
云南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创造了绚丽灿烂的民族歌舞艺术
各族人民一家亲
在多元文化交融中
奏响了民族团结的赞歌
看到这里是不是忍不住也想要跟着跳起来了呢?心动不如行动约上亲朋好友一起舞动起来吧~你还想了解云南其他风俗文化吗?请继续关注《滇地宝藏》栏目
资料:云南省博物馆
相关参考整合文献:
走进《勐巴拉娜西》秋雨.[J].今日民族,2006(03):51-52.
来源:云南发布编辑:陈金珊
校对:杨粟审核:叶之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