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的城堡是一片深渊
- 旅游线路
- 用户投稿
- 2024-02-06 08:12:05
文|刘建永
近几日作家马原的儿子马格去世消息传遍全网,马原遭到很多网友的批评,批评主要集中在马原“虐待儿子马格”、“PUA妻子李小花”等问题上。我倒觉得马原既不是像《城堡里的马原》描述的那样理想化,但也不是像网友们批评得那般不堪。“虐待”和“PUA”具有一种主观上的恶性,马原作为父亲和丈夫,没有理由加害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如果说有一些那种性质的倾向,那也是马原的性格、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裹挟、影响到了妻子和儿子,客观上使他们成为所谓的“受害者”而已,但这不大可能是马原主动追求的结果。
当然,网友们所说的马原“虐待”儿子并不是指那种打、骂、冻、饿、晒、烤、肉体囚禁和精神虐待,而是指马原并不相信现代医学技术,进而不让儿子就医,而是用他的土方子“自然疗法”,最终导致贻误了儿子治疗,儿子不幸早逝。网友所说的马原“PUA”妻子李小花也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精神控制”,而是确指两人在家庭生活中缺乏平等,马原就像一位“大家长”和“土皇帝”,不仅从精神上束缚着妻子和儿子,也从肉体上“绑架”了他们的生活。
这些从网上的视频和记录文章里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验证,视频中,马原批评妻子就像爷爷骂孙子,频繁用手指指着李小花“训斥”,李小花低眉顺眼,对马原唯唯诺诺。无论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对外交往里,用手指指着对方说话都是一种无礼的行为。马原虽年长妻子29岁,但缺乏对妻子的基本尊重,这种类似主子对待下人的方式让网友们极为不满。在家庭生活里,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等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文化学识、人生阅历、生理体能等均存在着差别,有的差别还很大。家庭生活并不排斥这种差别,有时候这种差别反而是家庭生活的粘合剂,绝对平等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图景。但夫妻之间还需要一种平衡,在这种平衡里,双方“承认差别”、“相互尊重、理解和扶持”、“彼此成就”。正确的婚姻不是人身依附,不是以某人为中心,对另外一人搞人身束缚和精神控制。婚姻里也非常需要包容、妥协和耐心,但也不是让一方无原则、无底线地一味牺牲,委曲求全。如果婚姻里既得不到快乐和信心,也不到支持、理解和安慰,而是失去了自我,还没有和谐的性生活,又穷得叮当响,那么这一份婚姻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完美的婚姻里,“必要且充分的金钱”、“和谐的性生活”、“共同的三观”、“有相同的爱好”、“性格趋同”、“生活习惯差异不大”、“相处不累”都是必不可少的刚需,“彼此互有空间”,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妥协”和“恒久忍耐”是相处之道,“灵魂相吸”、“互相加持和成全”则是一种奢侈品。尽管完美的婚姻在现实生活里并不多见,但生活是现实的,既然是生活,就会有需求,就会有标准。如果在某一方面有欠缺,就需要尽力弥补,如果弥补不了,就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所补偿,进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和稳定,即使是扭曲的平衡和畸形的稳定。
对婚姻来说,一定的磨练和共同经历也是必要的,但苦修不是婚姻的本质,牺牲也不是目的,快乐才是,过程才是,共同的追求才是。婚姻里如果没有这些,那就是将就和搭伙过日子,婚姻质量就不会太高。生活太苦是一杯毒酒,对婚姻如此,对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一方成为另一方长时间的负担和累赘,家庭天平就会失衡,一方会很苦,另一方也会很累。贫贱夫妻百事哀,久病床前无孝子,是有一定道理的。
“平淡才是真”也是一个伪命题,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必需品,一个人也可以终老,只所以选择进入婚姻,不就是为了两个人携起手来共同对抗这生活中的无趣吗。激情褪去,生活最终走向平淡,但平淡中有欣喜,有希望,有乐趣,有力量,有快乐,无意义的人生也会为之改变,这就是婚姻的价值。
作家马原和妻子李小花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文化学识、人生阅历等方面相差悬殊,相信二人在文学创作、人生追求等方面也没有多少共同语言。马原是知名大学教授、知名作家,在文学领域又属于“旗帜性人物”,社会层次属于处在较为靠前的那一部分人,而妻子李小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读书时是“练体育的”,工作后是个“售楼的”,属于平民阶层。马原初见李小花,据说也是在售楼处,2007年,54岁的马原看中25岁的李小花,大概跑不了“年轻”、“脸正条顺”、“温柔”、“说话好听”、“相处舒服”等这一类的原因。李小花只所以选择跟父亲一般年龄的马原,恐怕也有“对大作家的崇拜”、“经济条件不错”、“又是同济大学教授”、“人也还行”等因素。经人牵线搭桥,7个月后两人就结了婚。
从二人年龄差距角度揣测,马原大李小花29岁,说没有代沟也是不现实的。二人在生活中,颇有些类似“父女”、“主仆”关系,一大一小、一强一弱、一主一附。马原年龄大了,婚后第二年就查出了肺癌,李小花需要照顾他的身体和生活。“小红军”碰到了“老首长”,李小花就自动转换成“老首长”马原的警卫员、卫生员、保姆和厨师,在生孩子、拉扯孩子的同时,还要养鸡、喂鹅、盖屋、下地种茶。自跟着马原来到西双版纳南糯山的城堡,若不是有着大作家马原妻子的这一层身份,在生活上,她已经和一个农村妇女没有太多区别了,这种生活也许是年轻时的李小花始料未及的。文章中描述,李小花需要带着儿子马格在承包的几十亩茶地里长时间弯腰劳作,烈日暴晒,汗流浃背,马格很不喜欢这种生活,“太苦了”。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大作家马原财务自由,住着城堡、一家三口跟神仙一般逍遥自在,其实儿子和妻子经常累得跟牛一样。他们原本可以不如此生活,妻子和儿子想搬走,但马原不同意,马原就是喜欢这种“桃源生活”。
除了自己养病成功的因素,马原作为一个文人,对生活也有着自己的偏执理解——不太敢相信医学技术,坚持“脑子”和“心脏”不能动手术,自己的肺不能动,儿子马格的心脏更不能动。马原坚持原生态的自然疗法,也有着一种神秘主义、玄之又玄的生命观,“是死是活都是命”,“顺其自然”。自己肺部得了瘤子就是这么挺过来的也给了他信心,虽然中途一度有所动摇,把儿子送到朋友那里搞了一阵子中医调养,但没有什么效果,又缩了回来。马原走不出城堡,也走不出自己的心理枷锁,就像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也把妻子和儿子装在自己的套子里。
虽然儿子的死亡尚难以确定是否有马原错过治疗时机、贻误急救时间的原因,毕竟没有医疗鉴定结论,儿子马格的病确实又极为特殊,但也不排除如果马原积极为儿子进行治疗,或许儿子可以不至于那么早就会突然离世,马格或许可以多活一段时间。“他还没活够”,李小花一直念叨,这个悲苦的女人受此重击,犹如行尸走肉,一度想出家。
马原也需要自我治疗,老年丧子,悲痛和自责在所难免,他为自己的自然疗法辩护,说儿子走得没有痛苦,又说儿子没有被社会污染,一直活得很纯粹。与其说这是为自己对儿子的早逝没有责任辩护,还不如说这是他的自我安慰的方式,他需要说服自己,需要把自己从双重痛苦中拯救出来。
马原不免对自己的那种淳朴、原生态的“治疗方式”产生怀疑和动摇,毕竟他那种方式与其说是“治疗”,还不如说是“养生”更为贴切。有些呼吸道、肺部、胃肠、癌、瘤等疾病确实可以通过养生、理疗、练气功、改变环境、心情保持愉悦等手段得以减缓痛苦,甚至治愈,但毕竟只是个案,在数量上,也缺乏足够的医学的、科学的实证案例标本。优质的空气、水、环境固然重要,也确实对人体健康有益,但相比而言,治疗、手术的效果更快,在某些急性疾病上效果更好,快刀斩乱麻。
在医学上,一些绝症的治疗是无意义的,不仅徒增病人的痛苦,造成医疗资源浪费,还给病患家属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让病人平静地度过最后的时光、有尊严的死亡是值得提倡的。但马格还小,他才13岁,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尽管他的疾病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但积极治疗,为孩子的生命赌一把,换取一种可能性———哪怕只是延缓较长一段时间的生命,或许也比“满怀幻想”、“完全放弃西医治疗”、“坐以待毙”要好得多。如果马格的病怎么治疗也除不了根,而且手术风险极高,即使治好了也有后遗症,会对马格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会毁了父母的生活,与其痛苦地延缓低质量的生命,还不如顺其自然地活到哪天算哪天,如果这样,那么马原的那种做法也许就是正确的。时间不能倒流,人生不能假设,也不能重新选择,马格已经离世,也无法准确衡量这两种选择的优劣、正确与错误了,马原和李小花只有认命。
现在也无法准确评价马原不让儿子马格上学的选择是否正确,国内有不少知识分子都是让孩子在家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和学校教育并行不悖,各有优劣。不少皇室、宗教领袖、精英家庭对子女的培养都是一对一的,但这些家庭大都会邀请学识渊博的学者、高僧作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参与孩子的教育,也有的家庭会在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或者直接考取西方国家的大学,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式、招生制度相对更灵活一些。国内也有不少家庭只是单纯地反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死板的课堂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但这些父母本身并不具备单独教育孩子的能力和经济条件。让孩子脱离学校教育系统,放在家里单独教育,并非不可以,但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父母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掌握相对专业的教育方法,弥补集体生活缺失带来的短板,能在不同阶段引领孩子,如此方可。
孩子在学校系统接受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训练纪律、培养性格、塑造三观,也是融入集体、成长为社会人的一个过程。孩子需要玩伴,需要体验友谊、欺凌、情窦萌生、竞争、被孤立的痛苦、无人理解的孤独、领导欲和荣誉感,这些都需要他无数次地跌倒,独自爬起来,孩子要亲自体验这一切,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很难给予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优点可以互为补充,无所谓谁优谁劣,优劣的只有家长、教师和教育方式。只要综合条件允许,家庭教育完全足以代替学校教育,马原的选择也无可厚非。实际上,马原也并非完全不让孩子进学校接受教育,马格在学校读过一段时间的书,成绩也还不错,即使转过学,仍然名列前茅。有问题的是,马原坚持让孩子保持“纯洁”和“纯粹”,远离学校和社会的“污染”,比如他聊以自诩的说“孩子还没有被女孩子骗过”,其实这不一定是好事情。被骗、被锤、经历过人生的黑暗才能成长、成熟起来,马格并不一定会有父亲马原那样的人生经历和成就,况且文学上的成就也需要一定的天赋,但马格需要活出自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儿子马格不是马原的影子,也不是马原的试验品,马原不能将自己的希望强行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其成为“另一个自己”。妻子李小花也不是他的附庸,他和妻子也需要彼此成就。在人生的旅途里,父母和子女只是并行一段路,然后分开,渐行渐远。从文章里可以看到,生活在城堡里的儿子马格其实很孤独,经常搭车下山找小伙伴打篮球,妻子李小花也不喜欢偏远城堡的生活,全家人都在迁就马原的“孤僻”、“自以为是”和“柏拉图式的近乎修行者的生活”,马原绑架着妻子和孩子陪自己“养老”、“养病”,搞“精神苦旅”和“形而上学”,在所谓别人羡慕的“理想王国”里过自己所期望的“诗意生活”。也许马原有时还会认为“这是对妻子和儿子的一种恩赐”,“如果没有他马原,李小花和马格哪有这般幸运过上如此生活”。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马原成为了妻子和儿子生活中的事实上的束缚者。儿子马格还是儿童,完全没有能力去自由选择。妻子马格也没有多少见识和能力,生活在大山上多年,除了会干农活,多年的依附,无论精神上、经济上,还是感情上都离不开马原。马原年龄大了,儿子又小,一老一小都是病号,也不能离了人。暂且不论马原的经济条件,仅从这一点看,从某种程度上,其实李小花和马格活得并不像想象得那般美好。
仅仅从网络上的片段信息尚不能判断马原是否是一个自私、控制欲强的人,但造成这种结果,马原作为一家之主必定是有一定责任的。马原已近风烛残年,又晚年丧子,指责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相信他也不愿看到这种结果,只是希望他在余生里能有所警醒和改变,让生者有力,死者有慰,并善待妻子李小花,给予李小花更多的尊重、理解、支持和自由。另外,生活当变则变,如果城堡确实远离医院,生活也不方便,不要也罢。这个年龄了,命都顾不上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也希望个性不要成为束缚爱与自由的深渊,让相类似的家庭少一些马原式的人生悲剧吧!
联络作者:
微信:liujianyong-lawyer
手机:13911205625
邮件:liujianyong@liujianyong.u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